【閱讀魔術】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 讀後心得感(四) - 我要怎麼進步? 分享給學習一陣子的魔術愛好者

<Scripting and Rehearsing - Just do it!>

前言


在談完成功表演須具備的黃金六要柱(Six Pillars of Entertainment Success)後,彷彿看透了某些道理,但總感覺心裡面不太踏實。因此這個章節要談的東西會落地些 - 寫稿、排演以及選擇表演題材。在寫稿與排演章節的重點只有三個字 - 動手做!其實有些習慣我們早已養成,例如會動手寫自己的魔術筆記,甚至紀錄某些我們認為重要表演後的心得及檢討,但書中的某些建議或許可以讓我們做得再更好一些;在選擇表演題材方面,書中提醒我們(尤其是已經接觸過魔術一段時間的人)家中的道具或許已經堆積如山,但我們心中仍然想追尋所謂的"Killer effect(殺手級效果)",或許書中的建議可以讓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去回味一些經典的道具、程序甚至教學,並從中學習更有價值的觀念。

1. 叫我寫稿與排演!?做就對了


「tired」的圖片搜尋結果

許多人聽到表演魔術前要寫表演稿或是排演,或許心中已經冒出一個聲音:「也太麻煩了吧!」過去我自己在做魔術筆記的時候,我只會記下以下幾點:
(1)名稱
(2)方法或setting
(3)效果簡述

但久了之後我發現,雖然說魔術筆記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了,但往往到最後自己根本看不懂、或是整個程序忘記該怎麼演,如果有教學DVD還好,但如果是從別人口中習得的技巧、程序,基本上都已經忘光了...。為了要預防這樣的狀況,有兩個苦工是不能省的:寫稿和排演。

寫稿的用意在於除了最基本紀錄魔術的名稱、方法及效果之外,還要寫下在這套程序中「我會講、會如何動作的文字描述」,看看以下範例就可以有些概念(以交換袋表演舉例):
(1)CASE 1(偷懶寫法)
「我拿著交換袋,觀眾從袋子裡抽一張紙片出來。」

(2)CASE 2 (用功寫法)
「觀眾站在我的右邊,我用雙手拿著交換袋並瞄一下要Force觀眾的部分面對觀眾。」
「我說:"等一下我會轉過頭,接著你伸出你的左手並從袋子中抓一個紙片出來。拿出來後,請不要看紙片內容直接把紙片放在你的口袋中。好了嗎?我準備要轉頭囉"」
「我把我的頭轉向左邊」

以CASE1來說,只要肯做魔術筆記就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習慣,但如果可以把「對話」及「動作」同時記錄下來的話,可以讓我們更加注意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自己的措辭,甚至連觀眾的站位都會影響我們實際表演的狀況(例如某些吃視角的程序)。

2.選擇適當表演題材




隨著接觸魔術的時間越來越長,所學、看的魔術也越來越多,但究竟要選擇「哪一個」魔術當作日常或是表演場合的表演呢?最簡單的來源,表演經典魔術吧! 某些在過去社團所學的招式、程序,其實意外的藏著豐富的寶藏,這些魔術之所以可以稱為經典,就是有許多的大師不斷的表演、修正,不斷的人們表演並流傳至今。我認為創造屬於自己的魔術很好,但若沒有足夠的魔術知識,創造出來的程序可能不太成熟或欠缺成功的元素。我還記得在聽「魔術師G講座」時,G告訴大家吸收古典的魔術知識是重要的,若不知道怎麼表演,最簡單的方式就先從模仿做起吧!從台詞、動作都盡量模仿原創者,或許有很多的動作、演法在學習得當下會覺得多餘或是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做,但這些經過淬煉的經典程序會這樣表演,背後都有當初表演者的心思,甚至細膩到就連表演者都察覺不到的地方。當經典的效果都學習完畢後,在逐漸加入自己的風格、台詞,使它成為我們自己的表演,畢竟最後觀眾希望認識的還是「我」這個人,而不是單純的效果!

結語

如果練習魔術手法是武功的外功,那寫稿與排演是就是魔術的內功了,修練內功是一段緩慢、甚至需要碰撞及自我摸索的過程,如果有高人指點可以少掉非常多自己摸索的時間,但若沒辦法時常聽到高人的指點,那就只能循一個笨方法:認真的實作這樣的概念讓自己往專業更進一步,雖然我有時候也會心想:「我只是個業餘玩家,到底這麼認真要幹嘛?」,但其實就如這本書開頭說到,如果我(你)願意投資時間鑽研這些魔術理論書籍,或許也可以當一個業餘的專業玩家,畢竟是對於魔術的熱情驅使自己這麼做的!

至於表演題材的選擇,有太多的魔術效果透過各種管道轟炸我們,但現在很多的教學其實真的都只是教一個「招」,對於如何表演、Setting、應對觀眾都是沒有說清楚的,重新學習經典可以看到有很多目前市場上的效果,都是過去效果的變形,但有許多其實都沒有過去的效果好。對於這方面的學習,我自己也還在路上,希望未來有些心得後還可以跟大家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