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6的文章

【讀書】回顧2016,三本我在今年讀過最有趣/有用的書

圖片
前言 眼一眨,2016年即將進入尾聲,趁著心血來潮之際,整理一下透過Google Sheets紀錄的「2016年書籍表單」,發現今年一整年閱讀的書籍量竟然比2015年我在馬祖當兵時還要少,看來2017年還有可以進步的空間!(想看看在馬祖當兵跟在台灣鬼島當兵的差異,可以看 馬祖阿兵哥回來了 ! ,讓你見證在外島當兵的人可以學會的特殊技能)  重新回顧一整年的書單,最有趣的事情就是: 從書單就可以大概了解那一陣子的生活對甚麼樣的事情著迷、或是遭遇到甚麼樣的問題! 例如有一陣子我時常在看有關於「思考」的書,可能那時候我真的很害怕要跟長官怎麼報告,所以拼命找這方面的書來看XD,所以建議大家有空或是無聊可以自己回憶一下,應該會發現蠻有趣的結果(我的2016年書單可以看整篇文章的附錄)。 2016年生活 = 工作 + 休閒 + 興趣,因此想要紀錄並推薦給大家三本我認為在今年讀過最有趣/有用的三本書,分別屬於工作技巧類、小說類跟魔術類。值得一提的是,我沒有把興趣跟休閒類歸納在一起,原因為休閒類我認為真的是不需要花甚麼大腦,純粹享受書中故事的情節/想像;而興趣類是真的有花一些時間、精力去研究,期望可以透過系統化的學習、紀錄方式讓興趣真的可以變成除了工作之外的第二技能。 內容  1. 工作技巧類  書名:《 Google總監首度公開絕活,教你做對圖表、說對話,所有人都聽你的! 》 出版日:2016/3/26 作者:柯爾・諾瑟鮑姆・娜菲克(Cole Nussbaumer Knaflic) 核心價值:要用對、用好圖表,並用圖表說一個好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話強調這個作者的中心想法,就是「盡量不要用圓餅圖、盡量不要用圓餅圖、盡量不要用圓餅圖」,因為作者覺得很重要所以絕對要說三遍,看來圓餅圖在作者的心中一定留下很深的陰影,要不然絕對不會在書前、書中跟書的結尾都一直強調這個論點。 市面上教大家做PPT何其多,我認為這本書最有用的地方是: 專精在一個主題,也就是消除「長得很醜、誤導聽眾、沒有資訊價值」的圖表 。當然不會有人一開始就抱持"我要做一個爛圖表"的打算,但往往資訊量一多,一張圖面上就會出現非常多的資訊,這時候看似每一個都很重要的資訊要如何去增刪,就是可以從這本書中學習到最有價值的地方。 看完一本書,時

【閱讀魔術】從0到1:兒童魔術秀大師計畫(Zero to one) by Danny Orleans

圖片
從0到1:兒童魔術秀大師計畫(Zero to one)建議閱讀時間: 2-4小時 想想看你曾經經有以下的困擾嗎? 1.面對一群天真可愛的小鬼頭,但卻不知道如何在它們暴動的時候控制他們 2.已經有了非常多的道具、程序,但上台都還是只能變同樣的老招 3.接商演或是一般表演(Party、朋友聚會...)總是到現場才發現有一堆trouble 如果你曾經有過以上經驗或是曾經思考過這些問題,那這本書絕對可以給你一些很好的建議、反思的素材,因為以上的問題我都曾經碰到過XD,雖然我不是專業魔術師,但對於魔術表演有一定的熱忱,如果你也是一樣,這本書都會是一本大補帖。 一、前言         最近一次購入此兩本書,分別是《從0到1:兒童魔術秀大師計畫》及《從0到1:紙牌魔術秀》。先來說說這兩本書的背景,根據〈每日頭條〉報導: 「 中國作為世界三大魔術發源地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漢代「百戲」中就出現了文字的記載;公元前500年,祖先便有了「連環」的記述,迄今世界眾多魔術大師表演的「環扣可解」均被稱作「中國環」,可謂源遠流長;另一方面,中國傳統魔術的傳承,長期以來實行的都是師徒繼承。資源得不到系統整理與傳承,隨著一批老藝人的去世,這些手藝逐漸被流失。 擁有大製作團隊的西洋魔術盛行,傳統戲法的舞台越來越小。「學習魔術很困難」,無處下手,這是中國許多魔術愛好者的共同感受。 首當其衝的是,中國很少能看到正版魔術書籍以及DVD資源的出售,一是由於中國魔術行業發展較晚,尚未能與國際接軌,二是由於缺少正版授權,劣質產品橫行,嚴重破壞了國內市場。專業魔術教材的匱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魔術人才培養和魔術產業發展。資源的整理、市場的推動、人才的培養,尤其從教材到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中國國內魔術愛好者,特別是青年魔術愛好者帶來更多的專業魔術資源,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在中國青年報社的幫助下,積極與國外魔術組織展開了廣泛的聯絡,計劃每年甄選引進一批優秀魔術教材,用於發展國內魔術產業,培養新魔術人才。 」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zh-tw/news/pj8648.html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從0到1:兒童魔術秀大師計畫》得一些讀後心得,

【閱讀魔術】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 讀後心得感(四) - 我要怎麼進步? 分享給學習一陣子的魔術愛好者

圖片
<Scripting and Rehearsing - Just do it!> 前言 在談完成功表演須具備的 黃金六要柱(Six Pillars of Entertainment Success) 後,彷彿看透了某些道理,但總感覺心裡面不太踏實。因此這個章節要談的東西會落地些 - 寫稿、排演以及選擇表演題材。在寫稿與排演章節的重點只有三個字 - 動手做!其實有些習慣我們早已養成,例如會動手寫自己的魔術筆記,甚至紀錄某些我們認為重要表演後的心得及檢討,但書中的某些建議或許可以讓我們做得再更好一些;在選擇表演題材方面,書中提醒我們(尤其是已經接觸過魔術一段時間的人)家中的道具或許已經堆積如山,但我們心中仍然想追尋所謂的"Killer effect(殺手級效果)",或許書中的建議可以讓我們暫時停下腳步,去回味一些經典的道具、程序甚至教學,並從中學習更有價值的觀念。 1. 叫我寫稿與排演!?做就對了 許多人聽到表演魔術前要寫表演稿或是排演,或許心中已經冒出一個聲音:「也太麻煩了吧!」過去我自己在做魔術筆記的時候,我只會記下以下幾點: (1)名稱 (2)方法或setting (3)效果簡述 但久了之後我發現,雖然說魔術筆記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了,但往往到最後自己根本看不懂、或是整個程序忘記該怎麼演,如果有教學DVD還好,但如果是從別人口中習得的技巧、程序,基本上都已經忘光了...。為了要預防這樣的狀況,有兩個苦工是不能省的:寫稿和排演。 寫稿的用意在於除了最基本紀錄魔術的名稱、方法及效果之外,還要寫下在這套程序中「我會講、會如何動作的文字描述」,看看以下範例就可以有些概念(以交換袋表演舉例): (1)CASE 1(偷懶寫法) 「我拿著交換袋,觀眾從袋子裡抽一張紙片出來。」 (2)CASE 2 (用功寫法) 「觀眾站在我的右邊,我用雙手拿著交換袋並瞄一下要Force觀眾的部分面對觀眾。」 「我說:"等一下我會轉過頭,接著你伸出你的左手並從袋子中抓一個紙片出來。拿出來後,請不要看紙片內容直接把紙片放在你的口袋中。好了嗎?我準備要轉頭囉"」 「我把我的頭轉向左邊」 以CASE1來說,只要肯做魔術筆記就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習

【閱讀魔術】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 讀後心得感(三) - 是甚麼原因讓觀眾覺得這是一場好的魔術秀?

圖片
<Sylvester the Jester,1961 - > 「I had seen Sylvester the Jester's cartoon-comes-to-life act on television and I remember being impressed. ... Perhaps you're wondering how he can communicate His Humanity while "hiding" behind the crtoon character. Well, "cartoons" have feelings too!」- By Ken Weber 一個成功的表演者/表演秀,究竟要包含甚麼元素才能震撼人心、感動觀眾?作者從數百個成功案例分析、歸納,最後找出了成功表演的黃金六要柱(Six Pillars of Entertainment Success)。在我們開始探討這六個要柱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位成功、特別、讓我們眼睛一亮的表演者 - Sylvester the Jester 。 前言 從 第二章 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一場好的表演必須能催化觀眾產生一定的情緒感受,不管是驚奇的、好笑的還是令人啞口無言的,重點是能夠讓觀眾自身的情緒影響觀眾對整場表演的評價。這一個章節,一起來看看作者整理出來所謂 成功表演的黃金六要柱(Six Pillars of Entertainment Success),由於書本內容真的太多,因此我用X-mind心智圖軟體整理出來此章節的重點,從大架構來看可能會比較容易理解。(因為小弟也還在學習,若有看過此書的高手想進行補充或指正,請不吝告知!) < 黃金六要柱(Six Pillars of Entertainment Success),點 這裡 可以看原圖 > 1. (表演前)表演者就像一個超人,但請先練好超能力 身為表演娛樂者的一份子(不僅限於魔術師),作者喜歡用"超人(或其他超級英雄")來比喻,平實的我們就跟一般平凡人沒甚麼兩樣(超人在平常是位記者),但在適當的時機挺身而出並展現超乎常

【閱讀魔術】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 讀後心得感(二) - 為什麼有些魔術效果神奇、有些觀眾沒甚麼反應?

圖片
<Al Flosso,1895 - 1976> 「The memory I have is more than his poking around the hapless young boy from the audience, producing coins... The memory is of my mother laughing, laughing so hard she could barely breathe, laughing and wiping away tears.」 - By Ken Weber Al Flosso是影響本書作者魔術人生的重要導師,其成名作為古典名作 - the Miser Dream,表演可參考這裡→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cAdOV1eDDI 。 前言 在 第一章 我們看到了作者給予表演者的一些建議,何謂娛樂以及觀眾在被娛樂的時候應該是怎麼樣的心理狀態,接下來第二章與第三章我們來談談魔術的「效果」以及觀眾的「反應」。 1.斯斯有三種,效果的強烈層度也可以分為三種 從觀眾角度來看一個魔術的效果,可以分為三種: Puzzle(觀眾無法了解效果是如何辦到,但他可能會猜/假裝知道方法,就是覺得過程中有某些東西怪怪的),例如十字積木(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8FIQ5nUOQA),我不太確定這個魔術的原案是哪裡,若有人知道麻煩再告訴我更新,謝謝! Trick(展現手法/技巧,其帶給觀眾的驚喜程度多餘Puzzle,例如"牌入皮夾" -觀眾不會在意魔術師到底怎麼把排變進去的,他只知道你用了某種厲害的手法/技巧扮到這個效果) Extraordinary Moment(觀眾完全無法理解效果到底怎麼辦到的,觀眾可能會當場愣住,此時觀眾不會理會到底是甚麼技巧辦到的) 一個完美的人體漂浮(Balducci Levetation)屬於Extraordinary Moment;4張A變成4張K則比較像是Trick。而心靈魔術師(mentalist)通常比魔術師(magician)更有可能/機會帶給觀眾Extraordinary Moment;近距離魔術師又比舞台魔術師更可能帶

【閱讀魔術】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 讀後心得感(一) - 精進表演的下一步

圖片
前言 這禮拜因緣巧合,看到臉書社團中 - 魔術 X 交流 X喇賽 中,有人介紹了關於終極娛樂(Maximum Entertainment)的介紹,光是看了第一章的內容就深深吸引著我(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倒放的魔術帽》網誌中閱讀http://www.hatupsidedown.com/2007/05/blog-post_18.html),本書目前還沒有中譯本,但我想搭配著Google 翻譯或字典來閱讀應該是沒問題的。這本書的內容很多,一共有21個章節,過去自己讀原文書的習慣往往都是讀到1/3就半途而廢,這次想要透過每天撰寫一篇的文章心得,一方面督促自己,一方面也可以將部分內容分享給魔友了解,若有興趣可以互相討論。在之前有上過一門如果撰寫分享筆記、感想、心得的課程,課程中建議分享式心得採取三點式論述,每一點可在細分成「資訊」 - 「感想」 - 「行動」,因此以下的內容定會參雜非常多個人觀點,所以還是希望大家看到後可以自己也閱讀這本書。 1. 「被娛樂」的核心,可以被定義為「專心」 當一個人把他的精神投注在某個事務上時(可能是表演、戲劇、魔術師、上課內容...),他就處於被娛樂的狀態,書中描述被娛樂的狀態是這樣:「 娛樂表演者把你從你的世界中帶走、讓你心甘情願的被帶往他們的世界。你暫時的、自願的把自己的意識從你居住的世界中移開,並將之擺放在一個新的國度、一個不同的實境中。 - Chapter1 <The Search for Entertainment> 」 若是一段好的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為觀眾帶來一定程度的精神集中,讓觀眾享受當下時刻,若觀眾在表演的過程中不斷地看向某處,或是離開觀看表演的圈圈,我認為有很大一部分的問題來自於表演者本身的台詞/故事設計、手法的拙劣、與觀眾互動的方式帶有侵略性但不自知...等,在表演的當下看到這些現象時,心理需要默默把這些事情記在心裡,表演完後請教觀眾的回饋並記錄下來,如此下次才不會重複同樣的行為模式,最終導致相同的結果。 2.魔術師都需要一個導演,談錄影的重要性 「 不管你多聰明、多有經驗,你那被魔術摧殘過的雙眼已經看不見一般人所能看見的了。但你還是必須從一般人的角度來評量你的節目。一個好的導演扮演了非演員的角色,能不帶成見地審視你的表演,接著再運用他的經驗和判斷力來精鍊、修正它。 -

【魔術講座】Rmagic Club - 魔術師G講座 - 魔術師的選擇介紹/workshop互動

圖片
前言 11/8(二)晚上參加一場很棒的魔術講座,這場講座中並不特別傳授魔術招式、也不特別演示魔術手法,但課後卻讓我覺得回味無窮、受益不盡。這是第二次參加魔術師G的講座,過去G在台灣辦了多次研習會,但其實我只參加過2015年的研習會,對G的認識不敢說很深,但G帶給我的影響以及觀念上的突破、學習上的方向確實非常有幫助,究竟G在這場講座中分享了甚麼,就讓我們趕快一探究竟。 1.Magician Choice(魔術師的選擇)的迷思 魔術師強迫觀眾選擇到預設好的物品,這樣的技巧、方式應該被稱作「Equivoque(雙關語)」,查詢Yahoo奇摩字典的意思為:雙關語、含糊其辭,語源來自於法文,下均稱Equivoque(http://tw.dictionary.search.yahoo.com/search?p=equivoque&fr2=dict)。最早的Equivoque版本/技巧為2選1 - 即英文中的This(這個)/That(那個),舉例來說若今天有A、B兩個物品,魔術師想要強迫觀眾選擇A物品,觀眾會有以下反應: (1)選擇A,魔術師說:「You decide to choose  this to ....」 (2)選擇B,魔術師說:「You decide to choose this, so we will use that to ...」 從以上不專業範例可以看出,2選1的情況不是選擇"這個"就是"那個",我想在話術上該怎麼說應該很好理解。隨著時間演進,魔術師們逐漸發展了更複雜的Equivogue技巧,G有稍微提及每個魔術師的貢獻為何,這裡不多家贅述,但有一些Credit可以供有興趣研究的人參考。 -1950,Phantini(Gen Grant),Mental Key -1970,Max Maven,Verbal Control -1990,Jack Dean,Mental Key -2006,Docc Hilford,E'voque -2010,Max Maven,Multiplicity -2014,Stephen Long,Art of Equivogue 聽到這裡,突然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魔術師的選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