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樣的困擾:「我最近好像讀過很多書、看過很多文章、學習過很多五花八門的課程,但是對於自己有興趣的知識領域,還是充滿很多疑問。最重要的是,有時候學習到的東西,根本沒有辦法在適當的時機點"浮上心頭"。」就像是上方圖片的樂高(積木),我們擁有非常多的組裝配件,但還是很難組出想像中的城堡、鐵路。
記得在半年前,有一次上班的路途上,我一邊聽著「得到」-萬維剛專欄的廣播,邊想著:「到底有沒有一個知識模型、知識圖譜可以將自己學過的東西串聯,就像我先將樂高(積木)的某些零組件先拼湊起來,當面對不同問題需要應用時(就像蓋城堡、鐵路),直接找到相對應的零組件即可。」很可惜我想了很久,都還想不到適合的作法與答案。

直到最近,「得到」App最受歡迎說書人-成甲所出的《精準學習》,紛紛被許多的Youtuber介紹。懷著好奇的心情,我也先到書店翻翻這本書在說些甚麼。不讀還好,一讀當場就覺得:「這不就是解答我心中疑問的學習專書嗎!」,二話不說錢包掏出來就買回家,當下的心情只有「興奮」兩個字可以形容。

讀一本書,解答一個核心問題



引言有點長,但主要是想表達這本書解答了我心中長久的疑問,就像是「被通了血路」,那種感覺真是神清氣爽。網路上有許多人對於這本書的架構做了整理,在這裡我將不會以書中架構來撰寫文章內容,而是以自己對這本書的理解來寫。

我認為這本書既然叫做《精準學習》,那首先就是要先理解到底甚麼叫做「精準地學習」。學習的資訊來源很多,都可以概稱為資訊,無論是網路文章、書籍內容、人家告訴我們的道理都可以稱為「資訊」,如果要將這些「資訊」轉變為「知識」,那我們就必須要「行動」。簡單來說,「知識」就是「改變自己行為決策、認知」的資訊。

以上面說的三個範疇:網路文章、書籍內容、人家告訴我們的道理為例,如果今天我們知道了這些資訊,但是並不會改變我們的行動,這些資訊就是無意義的,偏激一點來說就是「垃圾資訊」;而學習就是「藉由獲得知識,進而改變自己錯誤假設/認知」的過程。所以如果我們要「精準地學習」,就必須理解一個核心的問題:

學這個東西,到底可以幹嘛?

如果根本不知道學習的目的,那這些充其量只能稱為「資訊」,假如再往下鑽研一些,便能理解核心問題其實是由以下三個問題所組成:
  1. 學會哪些知識,可以「通則」上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2. 在面對問題時,我們是否能「想到」要去使用?
  3. 怎麼學比較好?
上面的問題可以簡單區分成「What(學甚麼)」、「When(何時用)」、「How(如何學)」三個層面,以下的內容就是對於這三個層面進行紀錄,整篇內容的心智圖可參考下圖


學會哪些知識,可以「通則」上幫助我們解決問題?


知識有級別

作者將我們人一生當中可能學習到的課題分為三大類:
  • 執行能力:例如時間管理、資料保存、商務禮儀、溝通談判。
  • 專業能力:解決一項專業問題所需要的通盤能力。作者在書中以「得到」APP的節目主編為例,要完成一集節目可能需要主題策劃、音頻錄製、音頻剪輯、內容審核、留言審核、新作者挖掘、舊作者維護、新內容開發...,也就是「一個人,活成一支隊伍」。
  • 臨界知識:事物最底層的規律與結構,例如我們經營的領域是如何產生的、影響這個領域發展的動力使甚麼、有哪些規律會普遍影響這些事物
「臨界知識」是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到的重要概念,單純看定義可能會覺得很繞口,影片*(13秒~53秒)有舉一個實例,看完之後應該就可以對臨界知識有些了解。

我的心得

大家還記得文章一開頭的時候,我曾提出困擾「到底有沒有一個知識模型、知識圖譜可以將自己學過的東西串聯?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作者提出的「臨界知識」,諸如像是複利效應、機率論、系統思考、20/80法則...,就是用來串聯知識的底層模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知識,但有許多都是「臨界知識」的應用罷了,如果學習時間有限,我們當然要去學習「最通用」、「最重要」的底層知識。但是接下來又有一個問題浮上我心頭,臨界知識跟書中常看到的一些知識(臨界知識的應用)該怎麼串聯?

作者在書中也提及到,雖然我們知道「臨界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架構知識模型的基底,但如果想要精通應用,對於我們人生後續學到的大小知識就必須:
  1. 抓住問題的核心,使用臨界知識解題
  2. 在看到一個問題時,我們可以翻翻對於這些臨界知識的筆記,思考臨界知識的概念可否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舉例來說,我們或多或少都學過「複利效應」,也就是Future Value = Present Value(1+利率)^期數。但這個知識除了數學、財務領域外,還可以怎麼應用呢?
    以寫作文章來說,Future Value就是增加的閱讀量,利率就是文章的品質(有多少人願意因文章的高品質而進行分享),期數就是文章的發布次數。單純看這個模型,我們知道只要提高利率以及期數就可以增加Future Value,隨者時間增加的幅度甚至會快得驚人!因此我們能做到的事情是:持續輸出高品質的文章,讓其他人看到會想要「分享」給其他朋友;同時大量穩定的輸出文章,讓複利模型可以持續滾動。最後可能就會在一個「臨界點」引爆(例如知名人士分享)。

  3. 大量的持續練習
  4. 如果只在一次、兩次的場合練習,這個臨界知識可能過了不久又會被我們逐漸淡忘,為了要解決這樣的窘境,我們可以在不同場景、不同時間重複練習使用同一臨界知識。雖然這樣講,但實際上我們真的能夠遇到那麼多問題讓我們應用嗎?
    作者的建議是,在我們往後閱讀網路文章的時候,除了看這篇文章所講到的問題與提供的解答之外,更重要的是去思考解答背後應用的臨界知識是甚麼,如果我們可以用單一臨界知識來解釋我們看過的許多文章,發現這些文章所提供的解答,其實只是臨界知識的應用時,我們的舊知識(臨界知識)就和新知識(文章提供的解答)串連起來了,這樣做不但應證臨界知識是有用的,同時也知道應該要怎麼用。

以上提到的兩個方法,正式最近很夯的「刻意練習」的核心重點,雖然我還沒有看過「刻意練習」這本書,但相信對於它的應用已經略之一二。事實上,我認為要開始練習臨界知識的最佳方式,就是找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我的話就是魔術),針對該領域最核心的知識進行學習、刻意練習,如此不但學得快速、也學得開心。


在面對問題時,我們是否能「想到」要去使用?


日常就要練習,才能想用則用

這個問題其實在上面的小節已經稍微提及了,但是這邊我們一起來想得更深一點。首先我們可能要想,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是怎麼思考問題?如果要用簡單文字的描述流程,就是:提出假設→行動→產出結果。我們之所以會用某些辦法解決面對的問題,就是基於對這個問題有著基本的假設,例如「今天出門要不要帶雨傘」,我們提出的假設可能是「外面有烏雲,可能會下雨」,所以產生「帶傘」的行動,如果的確下雨了,那就代表我們的假設是正確的;但如果沒下雨,可能就代表我們的假設錯誤,下次可能要輔以查詢氣象台的資料來增加假設的準確率。

以上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或許我們覺得不需要樣思考吧,但若是面臨複雜的現實社會呢?我們可能在假設的時候就發生錯誤,更多情況是「根本不做假設」就直接做出行動,這就叫做「跳躍性思維」,不論是以上哪一者,對於最後的結果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意外。而學習臨界知識就是幫我們建立強而有力的假設,讓我們得以用一個經過實驗驗證或是理論推導的方法來構思事情,進而得到品質較高的決策以及結果。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有的一個學習心態就是「以慢為快」(另一個為「綠燈思維」,將在下一小節說明),這也是為了實現後續快速學習的基礎。書中作者給予的實際案例是:我們要從過去「死板訂讀書計畫」的方式(例如每天讀幾頁,每一個章節都付出同等時間閱讀),改變成先看書中對自己最要緊之處(解答自己的問題),再看書中其他的內容,也就是重要處要慢,次重要處要快。

我的心得

在「得到」APP的知識平台上,許多人喜歡問一個問題 -「究竟我看書到底要看得快還是慢?」,有些人說要快速看過去、有些人說要慢慢做筆記,在讀完了這個章節,我自己的想法是:

「快快讀,但遇到書中重要概念時,則利用過去所學的臨界知識與概念進行連結,當連結完畢時(搞懂書中在講的概念),再繼續往下。」

關鍵就是在書中重點處慢下來,進行舊知識與新知識的串聯,這樣就跟許多書上、或是人家口頭說的「融會貫通」不謀而合了。當我們重複的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進行這一件事情時,也會變得愈來愈熟悉,也就是上一小節所講的,透過「刻意練習」提升自己對問題核心處理的敏感度。

當然要進行這樣的動作其實是一件非常耗腦力的過程,畢竟要靠記憶將學過的臨界知識想起來,又要利用它來進行問題剖析,光是用想的就是一件不小的工程,也因此我們平常就要「做筆記」,但是筆記的方向可以從「我從書中看到甚麼」,調整為「我的臨界知識與書中內容連結的過程」,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有一些疑問,甚麼叫做連結的過程?要怎麼做才能進行知識連結?

答案是通過反思。


怎麼學比較好?


一、被小看的基礎能力-反思

不論我們接觸再多知識、擁有再多學習資源,若沒辦法記到腦中並加以活用,那就完全沒意義了。但是應該要怎麼記會比較好呢,難道是像以前考試升學、背的痛苦活來才算是記嗎?很顯然不是,而作者在這裡給出的建議就是「反思」

要真正快速學習,不是一上來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練內功。內功的基礎,就是反思。

那反思跟總結(summarize)是不是一樣的東西呢?其實不太一樣。總結是我們針對執行方案的結果,所進行後續的檢討,強調的重點是結果的好與壞;反思是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思考,再說的清楚一點,是對「假設」進行校正的動作。前面提到我們一般面對問題,腦中的思考流程是:提出假設→行動→產出結果,而反思則是將流程逆轉過來,變成觀察結果→研究假設→對假設進行修正

書中提及到反思對我們有許多益處,我認為其中最有用的是:

反思幫我們發現知識誤區,降低跳躍性假設發生的可能性。

如果你有看過《快思慢想》這本書的話(沒有也沒關係),書中提到人的大腦其實是由兩個系統組成:系統一與系統二,系統一代表的是「反射性直覺思考」系統二代表的是「按部就班的理性思考」(若想深入了解可以閱讀《經理人文章-一張表讀懂《快思慢想》!了解你的大腦如何運作》) 。反思就是我們調用「系統二(理性思考)」的運作,針對「我們之所以會這樣下決定」的假設進行檢討,在沒有看到這篇文章之前,我對於平日的很多決定都是採用「系統一(直覺思考)」,同時我們心裡可能會想:「碰到危及事件的時候,大腦就可以「自動」的使用理性來分析了吧?」可怕的是,事後我發現遇到危機或較重要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正在用理性來思考,但事實上根本沒有,是假的!因為我"不知道"該怎麼思考!」。而這裡正是自己在整本書收穫最大的地方,它提醒我「如果我平日根本沒有練習怎麼反思的話,我又怎麼能在危機時候分析自己的假設呢!


二、如何練習反思

當有了這樣一層的危機意識之後,我們就來看看「反思」應該如何練習。
首先,要先提到本文中第二個重要學習心態-「綠燈思維」,也就是打從心底接受某件事情並做出行動。聽起來簡單,那要如何測試自己是否有綠燈思維呢?只要在看書或是聽到別人講述一個新觀點,自己的第一個反應如何,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否擁有這樣的思維。一個簡單的小技巧是,當我們遇到新觀點或是意見時,抱持「哇!這個觀點一定有用,我要怎麼用它來幫助自己」。

我知道單純閱讀上述的內容,大家可能會覺得說:「這些聽到/看到都很容易,但實際做起來可就難囉!」。是的,這就是我看到這句話的第一感想,立刻就驗證我可能沒有「綠燈思維」(笑)!所以我覺得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如果這件事情我聽到/看到不只一次,抱持著試錯的心情來體驗看看,或許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既然我已經不只在一個地方看過「反思」這樣的概念(想想我們小時候讀過論語中的曾子先生),不如抱持試試看的心情來反思自己。如果接受了這樣的概念,以下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反思的方法:

  1. 從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2. 如果一開始就要反思大事情(例如今天工作上的決策),應該會覺得很有壓力才對,所以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從小事著手,所謂的小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做的各種決定,例如我今天決定去做A而不是做B(為了好理解,這邊以出門帶傘為例),這時候可以問問自己:
    • 發生甚麼事(今天看到外面大晴天,所以就沒有帶雨傘,結果下午卻下了大雨,變成落湯雞)
    • 為什麼會發生(因為自己憑感覺預測不會下雨,但通常自己的"神預測"通常準確率都很低)
    • 思考過程(今天之所以不帶傘是因為相信了自己的直覺,或許下一次出門前,無論如何都一定要查看天氣狀況)
    • 啟示或可改進的方式(為了避免同樣事情發生,或是類似事件,與其相信自己的直覺還不如查詢資料來驗證自己的想法)。

  3. 把生活案例化處理
  4. 這一個是我認為有趣,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部分,我們可以將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比對自己的臨界知識,將其成為洞見。在《窮查理的普通知識》中一個有趣的例子是:
    有間魚肉商家叫卡奈森魚肉,而另一個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卡納森公司為了維護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購這個魚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去和這個魚肉老闆談判,說出價20萬美金,他就回價要40萬,沒談攏。之後幾年,卡奈森公司的人又跑過去,說這次出價100萬美金,而魚肉老闆又還價200萬美金...。卡奈森公司一直沒有能夠把商標買下來。最後,卡奈森公司的人無奈地和魚肉老闆說:「我們打算派我們的品質檢查員到你的魚肉廠,以確保你生產的魚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費用我們自己出!」魚肉老闆非常高興,很快就答應了,他的魚肉廠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費提供的品質管理服務。
    所以我們從中學習到甚麼?《窮查理的普通知識》的查理·蒙格說:「這段歷史讓我明白,如果你給某人一個它能保護的商標,你就創造巨大的激勵機制。...正如你所看到的,卡奈森公司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甚至不惜去保護那些不屬於它的產品。」我承認自己是還沒有這樣的洞見,能夠快速從一件事情中看出洞見,但我知道下次看到這些新聞或小故事時,可以想想用那些知識可以去解釋它。

  5. 培養寫反思日記的習慣
  6. 如果你有看過我的《建構時間管理的小宇宙》,那你可能會對其中提到「撰寫晨間日記」有些印象,晨間日記是由日本作家-佐藤傳所提出,跟過去的「檢討型日記」最不一樣的特點是:寫作時間是在早晨,並利用九宮格筆記法來提醒自己要寫些甚麼。這樣子的筆記法對於要練習反思的我們來說,可以說是最棒的結合,也就是我們將每日要記在筆記的內容,利用上述兩點的方式來撰寫,以下來看一個我自己寫的範例:






    第一張圖是我現在每天寫「晨間日記」的範本,由於並沒有一定的格式,所以我在寫作的時候也調動非常多次,直到最近才固定下來。
    第二張圖是其中一格「閱讀/寫作」的內容,紀錄的方式我從過去的寫幾個字,改變成用作者提供的架構來書寫,這樣子最大的好處是,腦中的想法可以有一定寫作的方向,就想事回答問題一樣,我只要按照問題把自己心中的答案寫出來就好。


三、以教為學

當別人的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們都有教過別人的經驗,在傳授自己知識的當下,我們必須對這樣東西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中間發現「卡卡的」,代表我們自己也還不是非常清楚這個知識/概念應該如何解釋。所以「在教別人的當下,其實也是在幫助自己學習」,幫助自己釐清真正的問題點在哪裡。最有趣的事情是,我們可能會在教別人的過程中,因為對方的回饋而多了解一樣新資訊,最後又幫助自己學得更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自己要開始寫作部落格的原因吧!自己要不斷的新收知識其實不是一件難事,重要的是能否不斷輸出,將資訊轉化為知識,透過部落格來分享知識應該是成本最低的的方式,這也是我想要堅持寫作的原因。

我的心得

自開始寫作「晨間日記」到現在也已經一個月的時間,在翻閱自己的Evernote之後,驚訝的發現原來已經累積這麼多生活的痕跡,短時間來看,這些紀錄似乎還沒有辦法幫上自己甚麼忙,但是在紀錄的過程中,確實發現自己會開始注意一些生活細節(因為不注意就沒有甚麼東西好寫了...),這讓我深深體會到一件事情:邊實作邊體驗,才能深刻理解一些智慧。光是這一小點的體驗,就足以讓自己開心好一會兒了


結語

我自認為這本書是一本非常好的書(笑),但是如果只是平順地看過去,可能會覺得跟坊間出的知識指南型書籍沒甚麼不同,中間過程中一定要讀的「痛苦些」(用力想想自己過去的經驗是否可以應證書中所書的內容),才能真正讓自己的「腦洞大開」,讓底層思維好好翻新一遍。我自己也還在這條路上,就算學習到這些知識,日後還是要堅持使用下去,或許這些不斷累積的細微努力,才能真正在這條路上「精準學習」。




*影片來源:#20【伊森】6分鐘看完2017告訴你如何跳脫低等勤奮陷阱的書 《精準學習:「羅輯思維」最受歡迎的個人知識管理精進指南》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