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 你曾經為了道德問題感到疑惑過嗎,這裡或許有一盞明燈
《讓我們過得更好的15堂道德課》
作者:萊納.艾爾陵(Rainer Erlinger)
建議閱讀時間:一個主題1-2小時
一、前言
你曾經有想過以下的事情嗎,例如...
應該犧牲自己、照亮別人?
可以「為了你/妳好」而說謊嗎?
四下無人的時候,要遵守交通規則嗎?
對陌生人微笑、握手、是不是很假?
還有太多每天生活中會遭遇的事情,大至社會問題(例如近期很紅的同性婚姻立法)、小至生活問題(例如四下無人的時候,到底要不要守法),大問題或許會因為臉書上朋友們的討論、新聞媒體24小時的報導轟炸,刺激我們去思考到底我該選哪邊站;小問題或許微不足道,在遵守基本的道德、人性認知下,我要怎麼做應該都不礙事吧。但有更多的問題或許我們沒想到,但發生時的確會讓我們手足無措。
這本書不會給讀者正確答案,甚至看完之後會對這些問題產生更多的疑問,但這也是這本書有趣的地方,這本書我認為一開始無法「整本精讀」,因為那樣顯得包袱太重,或許可以抱持只探討一個自己認為最有趣、最迫不急待想知道的問題來讀,這本書就非常有意思了。
以下簡述三個讀完此書的心得。
二、內容
1. 貼近生活,但相當耗費大腦含氧量
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在於「生活化」,生活中「我們可能遭遇到的兩難」或「未曾想到的道德問題(或許我們壓根不認為這有關道德)」都可以在書中獲得指引,但這道指引可不是最後的解答,答案追尋的道路還是我們必須自己走,或許你可能會覺得:
「了解這東西好像沒甚麼用處。」
「這個我無法接受作者說的。」
「這個問題太大,我了解也不見得能幫助其他人」
我認為以上的問題都可能會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產生,甚至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不自覺的就走神了,我自己就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睡著了3次,甚至直接在讀完後上床睡覺。因此建議大家在看這本書時可以有兩個做法,幫助自己更有效率的吸收這本書的內容:
(1)不要在睡前讀
(2)一次只想/閱讀一個問題
2.休閒書OR故事書,原來是參考書呀
剛翻開這本書時並瀏覽推薦序的時候,我以為這是本心靈雞湯的道德小故事,但讀到1/4時我發現事情沒那麼單純,這本書的資訊含量有點多的驚人!先不論這本書中的「倫理學」專有名詞(作者不斷強調這只是這門學問的皮毛,絕對不含複雜理論),但內容的用詞並非非常白話,有許多的地方還是要思考作者的用字以及邏輯推論。
因此,我認為這本書並非休閒書或是故事書(不太需要花大腦就可以享受的類型),而是一本參考書!慶幸的是,這裡的參考指的是「生活化問題」的參考,也就是這些問題都跟我們息息相關,雖然你不去想,但總是聽到有人說過、談論過,我們可以選擇不去閱讀自己沒興趣的章節,也一樣可以在其他章節的主題中找到我們有興趣的論點,這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好的地方。
3.「是」與「非」,原來想一個問題也可以這麼痛快
書中有諸多問題都會牽涉到選邊站的情況 - 也就是「是」與「非」。例如在「利己主義」一章中,我應該要犧牲自己,去成全別人嗎?這裡就有兩個觀點:
如果是,有甚麼好處?為什麼要這樣做?現實世界中有可能嗎?
如果否,會產生甚麼問題?我自己會不會遭殃?
讀到章節的末段,事實上我產生了更多的迷惑,「所以我到底要怎樣做?結論是...(怎樣啊!)」,一個問題產生了更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說是很刁鑽(如果跟自己論點不同的話),也可以說是很大快人心(跟自己同立場的話)。作者會帶領我們的思考不斷的讓著各種問題打轉,甚至以用學術理論來探討,但最後仍然提供回歸人性的作法(也許就是我們現行的做法),這樣一個歷程說起來是蠻有趣的一場思考實驗。
三、結語
寫到這裡,其實我也沒有辦法給自己下一個結論:「我具體到底學到了甚麼!?」,只能說這本書帶我把各種極端論點是看了一遍,我無法把這些論點記起來、甚至在後續告訴他人這些論點應該長甚麼樣子,但我確實得到一個想法:每個問題都有不同的論點在支持不同的說法,試著去追尋一個「對自己好、對別人也好」的作法,或許可以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一點。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