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做個複雜的現代人 ,《智識分子》心得小記


如果我們稍微在書店晃一圈,會發現這一陣子在書架上多了許多關於「如何面對愈來愈複雜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書籍,如果說書籍的標題是反映現在社會上熱門話題的趨勢,那又是甚麼原因讓這方面的書籍,一本又一本的出版呢?

好幾年前,非理工科的我將精力專注在管理學、語言、商業知識...等文科生的知識上,但到了現在,我不得不被強迫去了解許多關於「資訊」、「技術」的新發展。雖然這樣說有些偏頗,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每個人不多懂一些資訊技術(例如:基本程式邏輯、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的基本理念...等)競爭力將會大幅下滑,跨自己所學領域的學習趨勢幾乎變成一種常態,我們不接受也不行。

要迎接這樣的挑戰,我們的思維就必須轉變,而《智識分子》這本書的中心主題,就是在講我們的「大腦/心態」應該如何轉變,書中提到:
世界愈來愈複雜,要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可以學習理工科專家的思維,用理性和算術來破解。
美國心理學家Philip E. Tetlock提出兩個詞彙來說明
不同處事風格人們,其思維的不同:狐狸和刺蝟。刺蝟人格講求的是心中的「大理念」,這種類型的人往往會為了這個理念扭曲事實,看不清前進的真正方向;相反的,狐狸型人格所學雖不專業但廣泛,懂得用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同時對決策充滿懷疑,並且喜歡在不固定的規則下工作。

我們常聽到的「斜槓青年」- 也就是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選擇能夠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就是狐狸型人格的最佳寫照。但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成為狐狸?

這個答案很簡單也很困難,那就是多讀書,而且要多讀不同領域的書,而且一個至關重要的關鍵:學習將一個議題從不同學科的角度來看,例如可以用經濟學的角度、政治學的角度、甚至是物理學的角度。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從自己的「既有框架」跳脫一些,試著改變自己的認知,從新的角度看事情。

你可能會問說,我們都知道要多讀書,但是到底要多讀哪些書呢?是不是有一個「知識領航人」,可以用輕鬆、詼諧的方式,告訴我們到底該多讀哪些書才好,甚至傳授我們一個實用的邏輯思維方式,可以應用在吸收知識、理解道理上?

有的,這個人就是這本《智識分子》的作者,萬維剛(筆名同人于野)。

我最早知道「萬維鋼」這位作家是在2017年的《得到》APP專欄上,當時是中國線上課程正熱門的時候,由於《羅輯思維》的創辦人-羅胖(羅振宇)在音頻中的介紹,讓我認識了這位理科生的文科型作家。「萬維鋼」的音頻專欄相當有趣,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的文章-講時勢、說道理、導讀原文書,他會用一個知識點切入,詳細說明這個知識點的本質後,再結合現在世界上發生的新聞來說明,讓聽者可以更容易理解,其實就是《深度學習的技術》中提到的「理解的自然頻率」。

這本《智識分子》算是萬維剛在其部落格以及《得到》專欄上部分文章的彙總,但依據不同的主題類型予以區分,雖然所講的題目都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 - 幫我們破除知識的盲區,用不一樣的角度思考一個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或是重要但從無細想的問題,例如:當社會上傳來負面消息時(例如有人自殺或是殺人),政府應該做的不是檢討那個自殺或殺人的人,而是要預防第二個模仿同樣行為的人;又或者大數據的新聞每天都不斷在電視上上演,雖不是要每個人都去當「資料科學家」,但我們個人可以從「大數據」的概念上獲得甚麼啟示...等。

這是一本主題很豐富的書,因此我挑選出三項對我而言最有趣的主題,透過簡單的主題敘述和自我心得的分享,將「萬維鋼」的智慧和觀點分享給你。

一、簡單的五個經濟學思維

作者在書中說到:
這裡說的經濟學,不是說股票、匯率這種「投資理財」的學問,也不是我們常在經濟學課本中看到的供需關係曲線、金融危機專業學問,而是一套能夠影響我們觀察現代世界眼光的見識和思想,理解這些概念並不需要掌握數學模型或複雜的理論,可以說是最簡單的經濟學。

1. 國家不是家庭

讓我們用自身的狀況分別先來想想「家庭」以及「國家」這兩個詞。

「家庭」的關係基於情感的考量,是以親近遠疏當作決策考量,我們會優先照顧好自己親近的人,再去關懷其他家庭的人;「國家」的關係則應該以利益為優先,創造每個人最大利益為主,這種關係在現代城市的"陌生人社會"可以很好的發揮作用,人們透過合作創造更大的利益,表面上大家的情感似乎沒有這麼深了,但反而工作的效率提升了。

目前有許多的社會輿論,其問題點是用家庭的角度來看國家的問題,例如政府過度保護國內競爭力較弱的產業,如果國外有價格更低、品質更好的商品,政府是否應該讓其進口?經濟學家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為保護一個落後行業的生產者等於傷害產品的全體消費者,消費者跟生產者非親非故,為什麼要做這個犧牲?

我的想法
我同意這種把看事情的角度放大到「非本國」、「非自身」的立場上,很多時候我們的意見或許只是起於來自於自己內心「情感的聲音」,如果我們把自己的角色抽離,用純粹的因果關係來看社會上的一些問題,就能夠用更有批判性的想法來思考事情。


2.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讓我們先反向思考,為什麼「天下不能有白吃的午餐呢」?

原因可能是因為天下有這麼多的好東西可以做,因此世界上出現了價格限制,讓這個好東西不能被所有人擁有,因此好東西產生了價值,要獲取這些東西就要付出代價。

天下許多的事情都有其代價,那我們究竟該怎麼評判要不要做這件事情呢?例如我們為了環保的考量,開始堅持不開車,因為開車會因為排放廢煙而導致控器汙染加劇,這聽起來是個不錯的行動;又或是我們應該要足不出戶,因為每一次地出門都是增加我們發生交通意外的機率,但這樣似乎又太極端一些,為了避免交通意外而哪裡都不能去,代價實在太高。所以我們應該怎麼決定「這件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去做」?

答案是如果執行這個動作得到的成果>成本,就應該繼續做,例如工廠生產連帶排放污染如果可以帶來更多的經濟收益,那工廠應該持續生產,直到生產帶來的成果<汙染帶來的影響時,就應該停止生產;經濟學家有個更有效率的工具叫做「邊際分析」,在不管總數量的情況之下,分析下一次行為帶來的收益和成本,如果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就應該繼續做下去,一旦發生了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的狀況,應該立刻停止行為,這個概念可以投入到許多行為決策的分析。

我的想法
邊際分析幾乎適用於我們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讓我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我是一個容易將所有時間花在執行一項工作的人,例如我今天有三件工作項目必須完成,每項工作都只需要做到一定段落即可,但我會在執行一項工作時,看到工作時間還有剩餘因此繼續處理同一件工作,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一天已經過去了一大半,但我卻只完成一項工作項目,這在「時間管理」、「任務處理優先順序」的安排上是沒有效率的!因此目前我會利用30分鐘當作一個工作區段,在上個30分鐘的結尾評估「下一個30分鐘」是否執行同一個任務,若「下一個30分鐘」的產出值開始往下降,我就會立刻停止手頭上的任務,將時間投入到新的工作項目。

3. 人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讓別人按照你的想法做一件事情,講文明的方法是曉以大義、動之以情,不過實際效果是有限的,行為經濟學家認為應該用「incentive(激勵)」的方式來改變一個人的行為,激勵不一定是金錢上的鼓勵,只要是那個人想要的,有利的東西都可以當作激勵的目標物。

我的想法
讓我們把這樣的概念應用在自己身上,有多時候我們想要培養自已的習慣,但通常都沒有有效的手段可以刺激我們維持下去。許久之前在《電腦玩物》的文章中看到了《HabitRPG 教學:把養成好習慣設計成好玩的生活遊戲》,透過遊戲化的方式培養自己的習慣,這樣的好處包含了讓成果變的視覺化(例如看到人物裝備的升級讓自己充滿成就感)、激勵目標物的設計(在遊戲中可能是一個帥氣的武器,在現實生活可以是一頓美味的大餐)。

4. 市場是激勵訊號的傳遞方式

市場之所以能夠對供需平衡產生有效控制,並不是只有產權轉移(公有→私有化),真正有效的原因來於「激勵訊號」的傳遞,也就是可以讓這個市場的供應者和消費者有效的瞭解價格訊息,進一步刺激生產和消費。作者在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
十多年前有個線上網站提供中文影視資料的付費下載,你購買它的「影幣」,然後用影幣來購買下載權限,當然這些資料都是盜版的,但當時管制還沒有這麼嚴格。有天這個網站推出了「付費尋片」的服務,你只要付費相當於6美元的影幣,網站工作人員就會設法幫你找到影片傳給你,但下載一個既有影片的價格約是10美分的影幣,幾乎沒有網站用戶願意付出60倍的價格來做這件事情。後來作者給這個網站一個建議,每個人不需要一次出足6美元,把這個資源上榜,然後等著其他人跟著一起出資,當一個資源的資金湊齊了6美元,管理員再去找片。

這就是市場的好處,通過價格傳遞訊號,市場可以讓最該辦的事情優先去做,並且讓最好的人去做。

我的想法
這不就是眾籌平台的前身嗎!我們不需要一次性備足所有的生產資金,只要先透過傳遞資訊,讓「同意這件事」的民眾共同出錢,優先達標的人就可以拿著這筆錢去生產產品,不適當的產品不會有人願意出錢,自然就會就平台下架;若要將這樣的經驗用在自身,我認為是將產品或是想法的雛型直接呈現在市場前面,透過大家的反應(市場)就可以知道大眾主要的喜好是甚麼,從而將該想法逐步實現。

5. 結果可能出乎預料

這個世界其實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複雜系統的行為是難以描述的,這個概念在《人們常說的「系統思考」到底是甚麼?》也曾被提及,簡言之就是系統行為 ≠ 系統成員的集合,因為系統行為會因為成員的互動模式不同,而產生許多不可預期的結果。

我的想法
既然系統的行為並不能完全被預測,在執行一項重大決定時(例如要投入非常多的時間成本、金額等),先做簡單的實驗來「試水溫」,例如軟體業常用的A/B testing就是一個好例子,A/B testing是當自家的網站或是APP需要新增/減少功能時,在原先的A版本之外推出一個B版本,這個B版本大體上的功能跟A版本一模一樣,不過在想要新增/減少的功能做出改變,接著對拜訪的使用者隨機展示A、B不同版本的網頁或是APP,最後檢視目標(例如訂單轉換率、點擊率...等)的達成程度如何。


二、英雄式的電影套路

這部分的內容原本是在敘述一個人應該如何做,才能打破世俗的眼光成為大家眼中的「英雄」,但我更有興趣的是書中提到:

好萊塢早就發現了英雄的價值。絕大部分的好萊塢電影的主人公都是英雄,...(中略)。好萊塢甚至發現英雄成長的套路,而且有一套成熟的「電影劇本配方」。這個配方的結構是這樣的:

  1. 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最初派平無事。
  2. 突然發生一個變故、一個危機、一個問題。英雄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3. 英雄想了一個計畫。執行計畫過程中發生了巨變,局面比他想像的更壞,劇情大轉折。
  4. 英雄嘗試新辦法,並且再次失敗。劇情陷入深度衝突之中。
  5. 英雄又一次失敗。這時候他終於意識到,必須改變自己,重新認識這個世界,然後用全新的方式面對。
  6. 但是這時候局面愈來愈差,英雄情緒低弱,連觀眾都快絕望了。
  7. 英雄獲得家人的支持、導師或者女朋友的精神支持,煉就超凡品格。
  8. 劇情再次反轉,這一次英雄舉功於一役,一旦失敗就甚麼都沒有了。
  9. 高潮和結局。
這樣的套路可以說是一個公式,按照這個公式發展,幾乎可以拿到穩定的回響,不僅觀眾愛看,甚至我們也都默默實踐這個劇本的套路。

我的想法:由於平時我在排練魔術時,會將許多的魔術串聯在一起,但是似乎缺少一個「主軸」貫串,如果大家平時有看到魔術表演,一定會發覺某些表演可以深動人心、某些表演卻平淡無奇,我認為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劇情的轉折」,有轉折的戲劇會比平鋪直敘的戲劇來的扣人心弦,例如下方的表演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



三、訊息Geek的三個功夫

根據Wiki上對於Geek的定義:

極客(Geek),又譯為技客、奇客,是英文單詞geek的音譯兼義譯。原本的俚語是指反常的人。
這個詞在「美國俚語」中意指智力超群,善於鑽研但不愛社交的學者或知識分子,含有貶義,因為極客常常醉心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可以犧牲個人衛生,社交技巧或社會地位(但並不是所有的geek都會這麼做)。但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文化興起,其貶義的成分正慢慢減少。

現在搜索引擎之方便,幾乎所有的問題只要上網「Google」就可以得到答案,但是在搜索結果、搜索資訊爆炸的時代,若我們只會上網Google這個套路,有時候是很難得到我們真正想要的資訊,也就是我們不能用「直覺」的方式跟機器打交道,而Geek這個詞在這裡指的是那些用「非直覺」的方式跟機器溝通的人。

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來說,如果你想要搜尋「色情網站」相關的資訊,直覺式的輸入「色情」並不是最好的搜尋方式,更可能的是搜尋到「反色情」相關的新聞。

這也呼應到文章的開頭,在資訊技術持續普及的年代,如果我們想要對一項事情進行調查或分析,不太能只學會基本的資訊搜尋方式,我們需要難度更高的技術,作者在這裡分享了三個可以著力的點:

1. 閱讀學術論文

論文是最新知識、最有條理的方式所整理的文件,現在的論文研究五花八門,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有論文研究(沒錯,甚至連魔術都有專業的論文研究,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裡),如果看不懂詳細的技術細節,看看摘要和結果也不錯。

作者推薦了幾個不錯的論文搜尋入口,例如Google scholar, Solidot, 果殼網和EurekAlert!,雖然論文的結論有可能是錯誤的,但至少比一個網路上的網友信口開河的結論強的多。

2. 直接查詢原始數據資料

現在在新聞上時常都可以看到數據研究,例如英國研究證實X%的人...,衛生署抽查Y%的攤販...,但這些新聞常常沒有標註數據的來源出處在哪裡,因此報導的結論也讓人存疑,因此直接上政府公開的網站查詢(例如政府資料開放平台),並且用如Excel, google sheet等分析工具,就可以簡單驗證這些資訊的真實性有多高。

3. 主動採集和分析數據

雖然我們不一定對時勢或是大而上的預測話題有興趣,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還是可以「玩一些簡單的數據」,方法是量化自我。

現在的手機APP非常方便,有許多的追蹤軟體都可以記錄個人的活動紀錄,例如「番茄鐘」相關的軟體可以記錄我們工作的紀錄、Sleep Cycle可以記錄自己的睡眠品質、Timesheet可以手動紀錄一天中到底做了哪些事情,甚至利用Excel就可以對Facebook上自己的貼文讚數做一番分析。至於做這些事情有甚麼好處呢?或許要等累積一段時間的資料之後,利用統計分析就可以從中挖掘出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你可以看看一年中自己貼文貼文時間及讚數的關聯性,進而找到適合自己發文的時間點,吸引更多的互動),「數據分析」其實很貼近我們的生活。

結論

《大亨小傳》的作者 - 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曾說過: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想法,還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我的朋友曾告訴我說,他並不喜歡閱讀萬維鋼的文章,原因是這位作者說了太多刺激我們思考的事情,原先我們以為對的事情,或許換個角度想就不對了,如果我們要生活在想法不斷變動的日子中,是不是太折騰自己了?

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我們今天擁有的最新科技知識,在明天可能就被突破、在明年或許就顯得落伍,知識在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變得沒這麼值錢,真正值錢的是「將知識→行動」的智慧,而擁有「知識」和「智慧」的人已經不能再被稱為知識分子,而是《智識分子》。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