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深度學習的技術



前言

從去年7月開始,我就有持續在關注幾個知識型的部落格,包含像是【電腦玩物】、【PanSci泛科學】、【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大人學】...等,其中有一個部落格的文章內容總是特別長,寫得特別深,一篇文章有時候需要花20-30分鐘才看得完,這個部落格作者所出的書,就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深度學習的技術》。

這本由【4THINK】作者(Roxas)在2017年所出版的電子書,讓我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讓我們一起簡單做的情境回想:
你在過去的幾年,陸續閱讀完了市面上的好書,不論是文學、商業、生活、哲學、職場...,每次閱讀完多多少少會讓你感受到自己的知識又增長不少。但你有時候也會發現,在某些書籍裡面,似乎看到了過去閱讀過書籍的內容,這些內容可能幫助你更好、更快的去閱讀手上的這一本書籍內容。 你感到開心,因為你將這樣的現象歸因於「知識的累積」,如果沒有過去的這些書籍知識,你可能無法在現在的這一本書籍中,從容不迫地的和書籍作者進行知識的交流。

但是同時你也發現,這些知識總是零散的,沒有一個好的歸納方式來架構這些知識內容,隨著讀的書籍增多,這樣的情況更加明顯。如果有一本書,本身就兼具新知識的傳達、同時幫助你架構過去所學的知識體系,那將會是多麼棒的事情!

在過去的半年內,我陸續讀過市面上專門介紹「學習」相關議題的書籍。有趣的是,這些書籍的些許內容總有些重複之處,不同的作者在進行學習主題的介紹時,總是會碰觸到這些主題。因此我就在思考,這些知識點或許都是「學習」下重要的研究成果,如果打散來學習,似乎總是見樹不見林,如果能將它們串接成一個「知識之網」,那幫助將會極大。

這本《深度學習的技術》替我省下了不少功夫,有許多原本知識間無法連結的地方,作者利用有脈絡的內容推演,一步步將「學習」的重要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篇文章主要紀錄對我影響甚大的知識點,包含三個時常遭遇的問題以及解答:
  1. 記得多代表學的好嗎? → 破除學習的迷思
  2. 該如何「串聯」新/舊知識點?→ 將新/舊知識連結,才能扎實的拓展自己的知識版圖
  3. 究竟學習的「目標」是甚麼? → 發洩知識的管道


一、記的多代表學得好嗎?

我們或許在許多的書籍中,都閱讀到許多的學習「技術」,但是這麼多的技術,若沒有一個良好的知識架構來收納,也會顯得凌亂不堪,有時甚至遇到了問題也不知道要如何使用。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有時可參考作者的知識架構,並從中得到啟發。這就像我們不知道如何建構一棟大樓時,可試著參考作者提供的建構藍圖,我們不一定要「抄襲」建構的方式,但是可以從中「汲取」靈感。

作者將學習從淺到深依序分為五個層次,分別為「記>懂>網>拓>活」。在這一小節將會介紹「記」與「懂」兩個層次,而這兩個層次剛好可以解答「記得愈多,代表學習愈好嗎?」。

「記」

對於我們從小的教育而言,總是有一個學習迷思,似乎只要背得愈多,「感覺」學的就愈好。但事實似乎不是如此,在現在科技發達的時代,有許多的知識其實只要上網搜尋,幾秒鐘就會有成千上百的網頁秀出,我們的動作幾乎只要參考搜尋結果頁的第一頁,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的知識,那我們還需要「記憶」嗎?

答案是,當然需要,但是有選擇性。

除非你現在需要考試或是特殊性需求(例如展場導覽員,必須要記住長得嚇人的介紹說詞),否則我們應該專注去記憶,那些「為了幫助我們進行深度學習,所需的基本知識。」這些基本知識可能包含「如何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的使用數位工具來寫筆記」...等,以及其他需要理解深度知識,所需要得相關知識(例如你不能不會基本的英文閱讀,就跑去讀英文原文書一樣)。

作者分享五種有效的策略,依序是提取練習、間隔效應、交錯效應、生產效應以及變動效應。光是理解這些名詞的定義是沒有意義的,因此直接用日常生活來舉例,會比較容易理解。讓我們一起進行一個思想實驗:

我們手頭上有多本書同時等著被閱讀,每天光是上班就已經精疲力盡,那我們應該怎麼分配下班後與假日的讀書時間呢?

比較有效的做法是:我們應該交錯的閱讀不同書籍,例如今天花半小時閱讀《人類大歷史》、半小時閱讀《精準學習》(交錯效應);明天閱讀另外兩本不同的書籍,後天才又繼續讀《人類大歷史》、《精準學習》(間隔效應);在每天讀完書籍後,花10-15分鐘寫下今日讀到的內容(提取練習),此內容必須是用自己的話重新敘述(生產效應);最後我可以變換我的閱讀環境,例如今天在臥室裡讀,明天則帶去咖啡廳閱讀(變動效應)。

以上的方法看起來有些違反邏輯,但作者在書中均有舉出相關的研究來源,不再這裡贅述。


「懂」

透過以上的方法,當我們獲得比較好的記憶方式之後,我們必須要將重心放在「理解」知識上。在久、在深的記憶,若沒有被透徹理解,還是無法在適當的時機被使用出來,這也是人家常說的,「讀死書」並無法加深自己對於事物的理解。

但是我們應該如何驗證理解了呢?

作者一樣給出了五種可行的方式,我將列舉其中我最有感觸的兩種:

1. 理解的相鄰可能

知識與知識之間存在著相鄰性,也就是必須先具備某些知識,才能理解其他更難的知識,書中的一段比喻我非常喜歡:

相鄰可能有一種奇異的美,因為一旦對它的邊界進行新的探索,之前的邊界就會重新擴展。新的組合變化為另一些變化,提供了進入可能空間的鑰匙。就好像是一座施了魔法的房子,你每打開一扇門,都會發現一些新的、別有洞天式的美景。

最初,你來到一個有四扇門的房間,每一扇門都通往一個新的房間,每個房間都是你之前沒有踏足過的。這最近的四個房間可以比作「相鄰可能」。然後,當你打開了其中任何一扇門,你便來到了另一個新的房 間。這個房間的另三扇門又通往了三個不同的新房間,並且這三個新房間在你推開最初的一扇門之前,即你站在起點時是完全不可能靠近的。

如果你不停地推開眼前的新門,最終你就可以走遍一座宮殿。

2. 理解的自然頻率


我們在理解文字、數字的敘述上,對於較能夠輕易理解的文字段落,作者稱之為「自然頻率」。這個名詞是由德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格爾德•吉仁澤(Gerd Gigerenzer)所提出,吉仁澤把這種「原始人都能明白」的描述稱為「自然頻率」,他說:「自然頻率是人類祖先對資訊進行編碼的方式」,自然頻率是人類祖先理解事物的根本方式。

那應該如何使用「自然頻率」的方式說話呢?

事實上在許多的書籍,甚至我在寫作文章時,也都開始嘗試使用這樣的方法來寫作,其實你看到的「思想實驗」、「情境回想」就屬於自然頻率的敘述方式。當我們閱讀到一個文章段落時,試著用文章的內容套到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就能夠大幅增加文章的理解程度;換句話說,這樣的方式除了可以幫助自己更加了解知識,也可以幫助其他的人更容易切入知識的核心。

二、如何「串聯」新/舊知識點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該如何「記憶」以及「理解」單一的知識點了,下一步就是要將這些知識點串聯,而過去我自己的學習,也是卡在這一步上。想想看,就算你懂了100個知識點,但若是沒有辦法理解之間的關聯,這些知識點就只能單獨被應用,而可能發生你才剛學過一個知識,換一個情境就不會使用了。因此我們必須建構所謂的「知識網」,將這些知識點全部網羅進來。

「網」

一個個的知識點,之間必定是透過某種關係串聯起來,但是如何串聯呢?在這裡必須先打插一下,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可能都是在「腦袋」中思考,事實上這個動作同時讓大腦進行兩個動作-「記憶」與「理解」,我們可以透過現在你身旁就有的兩大工具,白紙和原子筆來減輕大腦的負擔。

將腦中想到的知識點先寫在紙上,接下來才進行彼此之間的關係,這個動作被稱為「思維可視化」,實作的方法包含了許多知名的工具,例如心智圖(mind mapping)、概念圖(concept mapping)以及作者參考他人提出的系統圖(system mapping),自行發想的三力圖。

以上不論哪一種圖形,都具有它的優點與侷限性,這裡將不贅述各種圖形的繪製方式,想要強調的重點是,不論哪一種圖形,只要自己動腦創造知識點的連結性,就是幫助自己進行新/舊知識的連結。例如下方是我之前在閱讀《金字塔原理:思考、寫作、解決問題的邏輯方法》時所繪製的三力圖。


「拓」

在我們學會編織自己的「知識網」後,接下來就是要加強網絡的品質。可以想見若編織的方向一開始就是錯的,就算這片「知識網」在強大也沒用。例如你像神棍學習了許多的知識,這片知識網的本質上還是不對的。作者在這裡提出了許多「具體方法/觀念」,協助我們在檢視自己的知識網時,能夠適時地發現錯誤,其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激進的事實

這個概念是由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基金的創始人雷·達里奧( Ray Dalio )在 2017 年出版了一本書,叫做《原則》所提出。達里奧認為我們應該主動地、不顧一切地追求事實真相。 例如,如果真實世界裡的事實和你的主觀見解不同,那麼你應該修正你的主觀見解,而不是批評真實世界錯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主觀判斷是否有誤,那麼你應該花時間去尋求真實世界的事實,讓事實來指導你是否有誤。同理,如果事實告訴你你做對了,那麼你就是做對了,不用妄自菲薄。 你的主觀判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實本身。

三、如何思考學習的「目標」

終於,我們進行到最後一個層次-「活」,也就是要將這些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生活當中,讓我們先來問問自己一個問題:
日常閱讀的知識,究竟有多少被實際應用在現實當中?
這樣想或許有人會覺得,是否有點「功利主義」導向,讀書難道不是為了增長自己的見聞為主嗎?事實上這樣想也沒有錯,只是有時候我們總感覺「讀的很多,做的很少」。想要有效的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停下來想想,這些知識可以被應用在那些地方。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之所以會去讀某些參考書、或是跟自身工作相關的書籍,其原因就是為了解決我們即將或是正在經歷的問題,例如我們需要考試、或是工作上迫切的需要,若不趕快補充此方面的知識,將會顯著影響我們的生活。

但是自我學習不太一樣,它屬於一種自發性的自我提升,或許一開始只是心中有一個「我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這樣的衝動。但隨著時間過去,若沒有一個良好的管道可以「宣洩」知識,學習動力將會變得愈來愈薄弱,因此我們需要尋找一個、甚至多個目標來應用我們的知識,在這本書中被稱作「個人項目」

舉例來說,我喜歡表演魔術,但隨著開始工作後,真正的表演的時間與場合大幅的縮減。在學生時代時,因為社團以及學校的活動,我能夠有較多的機會「宣洩」我的所學;但在工作後,我不太可能每天都表演魔術給同事看,聚會活動也不像學生時代這麼多,這意味著我的興趣可能因為會荒廢。

因此從去年開始,我特別在Medium開設了一個魔術部落格,裡面的文章主要是給「魔術師/魔術同好」看的文章,包含了許多的魔術理論與研究。之所以開設這個部落格的原因是,我想要透過定期的創作,逼自己不斷的在我喜愛的這塊領域,持續的學習並結合寫作來輸出我的心得(還記得前面提過的生產效應嗎?這一方面也是幫助自己複習知識)。

當文章的數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我可以結合這些文章比較精華的內容,來出一本專書,雖然目前我並沒有要以魔術維生,但是為了達成出書的目標,我必須要去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包含「英文(閱讀原文書籍)」、「寫作技巧(為了清楚傳達我的想法,並讓人理解)」、「學習技巧(為了能夠更有效率的吸收更多魔術知識)」、「時間管理(工作與興趣並需要有一定的平衡)」、「數位筆記工具(更有效率的複習與紀錄)...等等。

因此,個人項目可以是寫一個APP、架設網站、當Youtuber、做電子商務...等,當有了一個目標之後,自己想要讀哪些書、還需要讀哪些書等問題,自然都有了解答 = )


結語

記>懂>網>拓>活,是作者提出的學習深淺層度,同時也可作為檢視自己的學習進度。一本好書除了能夠激發自己的想法外,也要能夠讓自己產生行為的改變,這跟成甲的《精準學習》中提到的「學習就是藉由獲得知識,進而改變自己錯誤假設/認知的過程」不謀而合。其實無論有多少好的辦法,若自己無法「起而行」也是沒有用的,此書中含有許多的實例與思想實驗,都能夠幫助我們使用「自然頻率」來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概念。若大家想要更了解作者的寫作風格與書籍內容,可以參考部落格4THINK - 《深度學習的技術-試讀》。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