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別太輕易相信你所聽到的! 《謠言粉碎機 : 謠聲一變,別被流言嚇傻了!》讀後心得




                               謠言粉碎機 : 謠聲一變,別被流言嚇傻了!, 果殼網Guokr.com
                                                                建議閱讀時間:3-5小時




「LINE~」,手機訊息聲響起,原來你的長輩們又傳來了一篇「可 怕 的 訊 息 終 於 宣 布:美國/英國/中國發佈了.......(請自行參考自己手機中的長輩文)」。

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相信以上的現象絕對會出現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的爸爸媽媽阿姨叔叔伯伯嬸嬸哥哥姊姊,基本上人手一支手機、一機一個LINE APP,每天不斷傳送最新的科學知識給我們。

這個情況在中國更為嚴重,根據微信在2016年Q2的調查數據中,微信用戶數已經突破8億...,這數字是台灣LINE用戶數的好幾倍,相信在其朋友圈中「大媽」互相轉發的「科普文章」數量更是台灣的好幾倍,微信自己也有說這是在他們朋友圈中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誤相信其中的謠言(比例還非常高),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影響到身體健康。


一、前言


最近看到了一本關於「破除謠言」的科學書籍,說實在話「謠言」這個問題過去雖然出現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但畢竟不會影響到自身的生活(因為我很少看這種轉發文章),所以也未曾多加意識,直到前陣子提到一些廣播在說一些非常誇張的謠言文章,還有人因為相信而四處宣傳,就覺得事情並不單純。(例如這則:《周润发死了》网路爆假消息),雖然以上這則跟我們的生活相關性不大,但如果是關於健康、生活、飲食、用藥的文章,我們是否會因此改變行為進而影響自身的健康,從這方面來看似乎自己還是要稍微增進一些科學常識才行。

因為這樣的契機,我有機會在圖書館拿起這本書並拜讀裡面的內容,說實在話內容的主題很雜亂,每個層面的謠言破除文章都有,但其中我看到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內容,甚至後續對其中「哲學領域」的主題產生了興趣,此篇內容分享給大家。


二、內容


「七年之癢」為什麼是七年?





        這篇謠言是這樣的:

愛到七年就終結。因為人體的細胞會新陳代謝,每三個月會替換一次,隨著就細胞的死去,新細胞華麗誕生。由於不同細胞代謝的時間和間格不同,將一身細胞全部換掉,需要七年。也就是說,在生理上,我們每過七年就是另外一個人,你就是你,但你也就不是你了!」   - 網路


       1955年,由瑪莉蓮 . 夢露主演的一部電影在美國熱映。電影中,男主角總是利用一切情形幻想與夢露發生外遇。這部在當時被廣為好評的浪漫喜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片中夢露在排風口被風吹起白色長裙的性感模樣,成了世界知名的標誌,電影名稱「The Seven Year Itch」及其中文翻譯「七年之癢」更成了婚姻不穩定的代名詞。網路上冒出的「細胞更換說」給七年之癢帶來新的理論支持,所以七年之後我就不是我了?似乎有值得一探究竟。


        細胞的年齡究竟有多大,透過書中一系列科學研究(碳14濃度的分析,在此不贅述),一些短命的腸道細胞平均年齡只有五天,而小腦的灰質細胞則幾乎可以陪伴人的一生,雖然將不同的細胞綜合起來計算,平均細胞年齡是7~10年,但如果以此解讀七年之癢似乎就有些問題。相信不會有人因為伴侶腸道細胞或骨骼肌細胞的新陳代謝而「癢」吧!?


    以現有的知識範圍,除了少數能夠更新的嗅球或海馬體神經元,其他的神經元細胞幾乎都要陪伴人的一生,其中也包含作為人類情感基礎的神經元細胞。即便男女之間出現了「七年之癢」,那也應該歸究於這些神經元細胞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發生了變化,而不能歸納於單純的神經細胞新陳代謝。
在此衍伸出一個有趣的問題,即便我們身上的細胞全部換過一輪,生理上我們就是一個完全新的人嗎?這裡面包含了哲學領域中,跨時間等同(The problem of identity through time),而「特休斯之船」是時常被拿來當作這個問題舉例的老梗,簡單說一艘名為特休斯之船在海上不斷航行,其中難免有部分產生損壞,於是船上的工匠定期的更換船上的零件以利航行。幾年後這艘船上的零件都被更換了一遍,那麼:
(1)這艘船還是原來的「特休斯之船嗎」?
(2)如果是,那將廢棄零件收集起來重組一艘船,這艘船和原本的船是同一艘嗎?如果不是,這艘船又是在甚麼時候不同的呢?



        雖然小弟不是讀哲學出身,過去也沒有聽過或看過相關的理論、文章,但好奇如我便開始上網搜尋有關跨時間等同相關的資料,於是在一位部落客上發現了兩篇關於此論述相關的文章、舉例,是目前我在網路上找到比較清楚、易懂的版本,若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前往閱讀,傳送們請點這裡。(文章來源:許益新 - 多懷疑吧,哲學 - 《雷休斯的船(上)》)


三、結語


        雖然有點陳腔濫調,但不得不說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非常奇妙,一切的事物在冥冥之中都互有連結。一開始是先認識羅輯思維的羅振宇(羅胖,更多資訊可參考Inside文章-羅輯思維的前世今生(上)),在其中一位講者 - 卓克(更多資訊可參考卓老闆聊科技的微博)的一期節目當中發表了一個有趣的節目廣播(「讓爸媽遠離謠言侵害」),而後才會讓我對科學常識類的文章產生興趣,最後讓我拿起這本書,一頁頁的讀完其中內容。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

【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