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工具文】如何閱讀一本書



書名:《如何閱讀一本書》
作者:艾德勒,范多倫      
出版社:台灣商務            
   

讓我們來共同回想一下。

回想上一次閱讀到一本令我們心靈感到澎湃、震盪,一小段時間不能自己的感受。

與一本好書相遇是令人興奮與雀躍的事情,這本書不一定侷限在哪一個領域,有可能是小說、商業、哲學、設計、物理...等等,每一次在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時都讓我感到不可思議,有些書籍讓我們有熟悉、似曾相識的記憶;有些書籍則彷彿跌入到一個未知的世界,讓我們體會到自己的渺小,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無知,只是我們找到了「Something bigger than ourselves」,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或動機、讓我們往裡探索。

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我們總覺得我們跟作者達成了某些共識,接受了他/她的一些觀點,得到了一些知識、技巧可以在之後使用,但在閱讀完畢後,又感覺這些知識、技巧不知道在何時「消失了」,那些我們在書中「直接得到(作者告訴我們)」與「間接獲得(我們自己領悟」的啟發與知識,就這樣奇妙地被淡忘了。我曾經嘗試著要手寫作筆記,但是摘取作者的隻字片語、粗字黑體強調的段落,就是真正獲得了這本書/這位作者的思考精華了嗎?

一次因緣巧合之下,得知了這本由艾德勒,范多倫所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有點厚度、知識含量非常的高,閱讀的過程中也曾經讓我「度辜」了幾次,但如果現在要我推薦一位同樣喜愛閱讀的朋友,我一定會推薦他閱讀此書。我認為讀書除了娛樂,就是要提供一定的知識來幫助我們解決日常遭遇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思考上所欠缺的材料、實作某些事物的技巧...等,此本書的內容將幫助喜愛閱讀的人「更深入的探索一本書」。

要討論甚麼問題?


在這本書中的一開頭作者就說明,閱讀的目標有兩種:為獲得資訊、為求得理解而讀。我們日常上網看文章、看新聞...等都是屬於「獲得資訊」;而「為求得理解而讀」是-我們並不完全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這本書在說些甚麼,但透過閱讀這些內容來拓展認知領域

《如何閱讀一本書》假設我們的閱讀是「為求得理解而讀」。

在講的嚴格一點,我們只依靠自己閱讀,不假他人之「腦」,透過自己的揣摩與論證來與書中的作者對話,這就像一場腦力活動,持續的挖掘腦中的各種想法來理解書中所述的段落。

因此這篇文章主要探討:
1. 在真正閱讀之前,如何有效的篩選我們想要讀的書籍?
2. 在閱讀之後,如何帶走一本心中認定好書的精華內容?
3. 稍微提及與紀錄「主題閱讀」(稍後的段落會提到此概念)的個人想法


開始前的一些準備


在正式探索這本書之前,有四個我們必須要先和作者建立默契的名詞,它們分別是閱讀書籍的四個階段,如下所示:


每一個閱讀階層都需要在前一層階段累積一定的能力,才有辦法進入到下一層。也就是說,如果在前一層所需要的「閱讀能力」還沒有累積起來時,直接做下一層的閱讀技巧會比較辛苦。

「基礎閱讀」指的是我們在中小學時的學習經驗,包含了認字、擁有一定的字彙量與知識可以閱讀圖片說明、填寫表格等能力,在書中作者定義為九年級(也就是國三)的閱讀能力,這些是這本書與這篇文章假設讀者都擁有這樣的閱讀能力水準。

在這一篇文章中,主要說明與記錄的是「檢視閱讀」與「分析閱讀」的技巧。透過「檢視閱讀」我們可以學習有效的判斷這本書的大綱、種類、撰寫背景、大概的寫作風格,幫助我們減少後續閱讀中斷、換書閱讀的時間成本「分析閱讀」則是讓我們練習成為一個主動的讀者,透過提出許多有系統的問題,幫助我們專注、主動的與作者進行對話。還記得前一個小段落我們提到「閱讀完書籍後,知識卻被遺忘」的經驗嗎?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比喻既有意思又貼切:

「有些書可以淺嚐即止,有些書則要生吞活剝,只有少數的書是要咀嚼與消化的。」

分析閱讀就是要對書細嚼慢嚥。

如何有效的篩選待讀書籍?(檢視閱讀)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透過快速的翻閱來篩選我們想要閱讀的書籍,也就是方才提到的「檢視閱讀」。有些內容或技巧你我都可能在網路上看過相關的文章,像是《經理人》、《商業週刊》都曾有相關的分享文章,而在書中這個章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透過一定技巧的「檢視閱讀」可以讓我們在實際進入書中之前,獲得相當多的資訊來判斷對這本書感到多少興趣。



在閱讀時可以搭配上方的圖片,不至於會迷失在這片文字海中。「檢視閱讀」一共分為兩大步驟,分別為有系統地略讀/粗讀不停下腳步的閱讀

第一步、有系統地略讀/粗讀(快速瀏覽過一本書)

這一個步驟相信是許多人在看到一本書時的第一反應,也就是拿起書來隨便翻閱一下。作者在此給了隨意瀏覽時的一些建議,在此將步驟整理如下:
  • 先看書名,有序就先看序。
  • 研究目錄頁:如同我們開始旅程前,我們都會先參考地圖了解大致方向。
  • 翻閱索引(Index):了解這本書重要的詞彙有哪些。
  • 出版者的介紹。
  • 快速翻閱書中幾個看似跟主題相關的章節。
  • 東翻西翻:留意文章的寫作方式。

第二步、粗淺的閱讀

這一步聽起來跟前一段相似,但此時我們已經進入到開始閱讀書籍的階段。在這一步驟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頭一次面對一本難書的時候,從頭到尾讀過一遍,中途碰上不懂得地方也先不要停下來過度思考或是查詢。碰到艱澀難懂的段落時停下腳步思考、查詢資料是我們的本能,我們總想要搞懂一切之後再出發到下一個目的地,但最後可能就被困擾到筋疲力盡。這個原則就是在幫助我們不要在一個困難點被糾纏住,很快的我們就會讀到下一個看得懂的段落,就算我們真的在這過程中遇上很多看不懂得地方,也總比我們剛閱讀此書前的理解力多增加了一些,再進行第二次閱讀時,能夠幫助我們增加理解。

帶走閱讀旅途中的知識/精華內容(分析閱讀)

走過了「檢視閱讀」,在正式進入第三階段「分析閱讀」(帶走書中的精華知識片段)之前,我們必須在稍作停頓,了解「分析閱讀」所需具備的基本態度-主動閱讀。

甚麼是主動閱讀?

主動閱讀是一種自我要求,也就是我們不單方的接受書籍告訴我們的資訊,而是透過拋出關鍵的問題來幫助我們釐清-究竟讀這本的目的是要做甚麼。而一個好的讀者,或是練習成為好的讀者可以嘗試回答以下四個閱讀時的核心問題: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說甚麼?
  2. 作者如何闡述這個概念?
  3. 書的內容有理嗎?是部分有理,還是全部有理?
  4. 這本書跟我的關係是甚麼?

練習回答這四個問題,可以有效幫助我們釐清閱讀這本書的目的,同時也像一個路標,提醒我們是否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要回答這四個問題並非易事,因此作者介紹了11個「分析閱讀」的規則來幫助我們有邏輯、有程序的回答這些問題。

分析閱讀的三大步驟




了解完主動閱讀的態度後,我們終於可以踏「分析閱讀」的旅程,這裡有一個前提假設:我們只針對單本書來進行分析閱讀,單主題多本書的分析方式將在「主題閱讀」時稍作說明。

分析閱讀的規則共有11條,包含了整理內容大綱,了解這本書到底在談甚麼(規則1~4)詮釋書中內容/作者的意圖(規則5~8) 與 公正的評斷一本書(規則9~11),我們只要記得這些規則都是幫助我們回答上述提出的四個問題,如此就不會在這裡迷失方向。





  1. 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說甚麼? (規則1~4)
  2. 作者如何闡述這個概念?(規則5~8)
  3. 書的內容有理嗎?是部分有理,還是全部有理?(規則9~11)
  4. 這本書跟我的關係是甚麼?(規則9~11)

問題一、整題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說甚麼?


這是一個可以簡單回覆、也可以長篇大論的問題,甚至我們都在從小的「XXX讀書心得作業」中看過這個問題,熟悉但不簡單。

規則1. 知道自己在閱讀哪一類的書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知道這本書是屬於甚麼類型,是作者提出一個觀點並闡述理由(理論型的書籍)、還是提供某些方法與技巧來達成某些目標(實用型書籍),不同類型的書籍閱讀的方法稍有不同,但是這本書提供的分析架構都是可以適用的。

規則2. 使用單一的句子或簡單幾句,敘述整本書在說甚麼
有這麼一句話:「語言是禁錮思想的牢籠。」若我們沒辦法將想法化成語言向外傳達,就像我們無法和他人溝通自我。模仿、照抄書中的文字都沒有用,能夠用自己的話表達、甚至用簡單的話表達不簡單的概念,才代表我們們真的懂了。網路上近1、2年的Youtuber-谷阿莫,利用《X分鐘看完XXX電影系列》在網路獲得熱烈反響,先不論電影評論好壞、影片版權等等問題,其實就是用簡短、淺白的話語來傳達一個複雜的故事情節。

規則3. 將書中重要章節標註起來,說明為什麼作者要按照這個架構編排內容
書中舉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來說明這樣的概念:

這就像一堆磚頭,跟一棟由磚頭建造起來的房子是有區別的。而一棟單一的房子,與一整組的房子也不相同。...,房子中的每個房間是由門、拱門、走廊、樓梯串連起來的,也就是建築師所謂的「動線」(traffic pattern)架構。因為這些架構是彼此連結的,因此每個部分在整體的使用功能上都要貢獻出一己的力量,否則,這棟房子便是不適合居住的。

規則4. 找出作者要問的問題
一本書的作者在寫作書籍時,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多個問題,而一本書的內容就是一個答案,也是答案的內容。身為一個主動的讀者,應該盡量練習從作者的標題、行文中發些這些問題與答案,作者也提供了找到這些問題的「問題」,例如某件事情真的存在嗎?發生的原因是甚麼?在甚麼樣的狀況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雖然不一定每一本書都適合這樣的問題,但是卻非常有用。



問題二、作者如何闡述這個概念?


對於這個問題,查理.范佐倫建議我們要先了解這本書中的特別詞彙,和書的作者建立「一致的語言」,避免閱產生閱讀時和作者「溝通」的模糊地帶,接著才去探詢我們想找的問題與答案。

規則5. 找出作者關鍵字的詞義,並與他達成「共識」
何謂和作者的關鍵字詞義達成共識?例如我們講到閱讀這個字時,可能是指為娛樂而讀、為獲得資訊而讀以及為追求理解力而讀。在這本《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們就要和作者達成共識,當看到閱讀兩個字時,指的其實是為追求理解力而讀

那應該如何找到這些關鍵字及詞義呢?最明顯的單字就是各種書籍的「專業術語」,這些特殊用語往往就是頻繁出現在書中的關鍵字;當找到這些關鍵字之後,再利用索引、註解或是上下文已知的段落來推敲我們看不懂的關鍵字詞義。

規則6. 將書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來,找出其「主旨」
這一個規則和前一個規則是相關的,也就是我們必須先和作者達成共識,才能明白作者的主旨是甚麼,但甚麼是主旨呢?

主旨是作者對於某一個問題的答案或知識,通常伴隨著作者對於此主旨的論述,作者的主旨如果沒有相關的理論支持,那就只屬於個人的情緒抒發罷了。因為我們不只想知道作者想要說甚麼,也關心為什麼我們要被他的觀點說服。

一個簡單的測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到底有無抓住作者的主旨:自己舉一個經歷過的經驗來說明作者指出的主旨,如果自己可以舉例,代表我們真的抓住作者的主旨了

規則7. 從相關文句的關聯中,找出一本書的基本論述
論述有兩種:歸納法(一個/多個事實歸納出一個觀念) 與 演繹法(一連串的通則來證明某個觀念),我們試著從作者對於內容的編排、語句的結構來判別是屬於哪一種論述,如此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者是如何架構自己的分析,透過自行整理/作者帶領來得知主旨的前因後果。

規則8. 找出作者的解答
透過以上分析的規則可以得知這本書-關於共識、主旨與論述,最後找出作者對於提出的問題,他自己的對於這個問題的解答方法是甚麼,哪些又是他現在不能解決的。


問題三與四、這本書說的有理嗎?跟我有甚麼關係?


主動的閱讀除了接收書中的內容,也要試著提出自己的評論,才算真正完成了閱讀,例如這本書好在哪?不好在哪?我是否同意作者的論述?如果不同意,不同意的地方是哪裡。因此以下三條規則主要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如何評斷一本書。

規則9. 在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我暫緩評論」之前,要能肯定的說出:「我了解了」
以上三者是針對一本書評論的所有立場,不論是哪一個答案,在說出口之前都要先想一下,自己是否已經了解書中的章節、作者的論述,被瞎批評絕對是一個不好的感受,體驗一下這句話:「我不知道你在說甚麼,但我想你錯了」。

規則10. 當不同意作者的觀點時,要理性的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要「無理」的辯駁(要有理由)

規則11. 尊重知識與個人觀點得不同,在做評斷之前,要先找出自己的理論基礎
我們並非生活在一個「非黑即白」的社會,我們必須學習多一點「複雜」,也就是容納多一點聲音,在被龐雜的訊息衝擊時,除了跟自己信念不同所產生的困惑、挫折、厭煩感之外,試著多一種「意外」的感情思考模式,在自己固有的認知疆域中多擴增一些認知版圖。


淺談主題閱讀

在探討完如何「閱讀」一本書後,書的後半段將談論「單主題、多本書」的分析方法。如同這篇文章在一開始所說,閱讀的四個階層都需要前階段的閱讀基本功,在尚未熟練閱讀的技巧與擁有能力時,進行主題閱讀會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雖然辛苦,但我認為「主題閱讀」在分析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時尤其有用,不論是在哲學、數學、表演...等等領域。要進行主題閱讀必須要有兩個前提認知:
  • 對一個特定問題,牽涉到的不只是一本書。
  • 要知道總體來說,應該讀的是那些書。
作者在書中也提到一個兩難問題:閱讀之前我們會先確認研究主題,但隨著閱讀進行,研究資料、研究主題、範圍以及定義也會不斷修改。若用分析閱讀當作主題閱讀的前置作業,勢必花上非常、非常長的時間,因此我們反而要透過「檢視閱讀」來釐清自己想要研究的概念還有書目,這可說是主題閱讀的基本功。

當我們有了相當基礎的「檢視閱讀」能力之後,才能使用「主題閱讀」中的技巧,在此就不贅述了。


結語

我們快速地走完了《如何閱讀一本書》旅程中的四個階段,如果你是從頭到尾看到這裡,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我們學習到了一套非常嚴謹的架構,可以在未來閱讀「我們認為值得分析」的書籍上使用。如同我在《【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中提到:

身在一個手機、數位工具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可以輕鬆地從各個通路如Facebook、Ptt、網路新聞…等獲得資訊,好消息是我們有看不完的文章、訊息,就像古代的皇帝一樣這些資訊等待著被我們「臨幸」;壞消息是看不完的資訊確實也讓我們焦慮,光是選擇要在哪一個平台上閱讀文章就非常困擾人,我認為在現在「讀多少」不是最困難的,最困難的是要「讀甚麼」,甚至到最後「索性不去看」。這麼多的資訊,我到底該如何吸收呢,或許大家多多少少都有這樣的的感覺。
能夠對一本書進行如此深入的分析,甚至透入倍數的時間在研讀,絕對是對於這本書、這位作者相當大的敬意;或許也是因為作者的觀點、論述能夠觸動我們心中的某些想法,我們才願意奉獻寶貴的注意力、時間在這塊主題上。

雖然我們沒有要對每一本書都進行深入的「分析閱讀」,仍然有些收穫可以帶走:

  • 「檢視閱讀」幫助我們在閱讀書籍本文之前,對書籍有一定的認識,有效輔助判斷是否要繼續閱讀此書。
  • 「主動閱讀」是提醒自己在閱讀時,隨時注意思考方向的指標。
  • 「分析閱讀」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但同時也是自己對於這本書、這位作者的最高敬意,我們投資自己的時間與注意力和作者進行主題研討,並期望從書中帶走最大知識量。

※完整心智圖可參考這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讀書】學習怎麼學習 - 成甲《精準學習》讀後心得

【工具文】如何「有效」使用Evernote? 我們的第二個大腦